搜尋此網誌

2011/10/16

[風城社大]故事館課程戶外教學,參與雲林國際偶戲節Day 2

為了參與與雲林舉辦的國際偶戲節,今早非常緊張的先去遛小狗,還翹了早上的課,就是怕坐不上火車敢到雲林。平常坐慣了高鐵,加上昨晚跟台鐵的訂票系統奮戰到晚上十二點後還是放棄,為免出差錯,今早提早一個小時去買票,終於坐上12:10的車子,在下午2點多到達雲林斗六車站。
從斗六車站到虎尾還需要半小時,坐上不跳表的車子,一路上盡入眼簾的是綠油油的稻田與居民悠閒的生活步調,真的讓人心曠神怡。到達會場後,我與其他課程學員會合,便開始了今天的戶外教學。

先從雲林偶戲館開始,我對於布袋戲是非常熟悉的,不是因為奶奶是雲林北港人的關係,是因為父親從我小時候就大量收集布袋戲,以民國前的居多,很多還是唐山過台灣的布偶,家裡面有一間房間都是,數量有幾百尊之譜。看過了這次的展覽,我對於布袋戲在台灣的發展歷史有比較清楚的瞭解,尤其是後場音樂(北管南管潮州等音樂),還有皇民戲反共愛國戲等因不同時代背景而產生的不同布偶,其承載的也是不同時代的政治意涵。
除外,在展覽館入口處,設置了Kinect,讓小朋友可以透過體感遊戲,化身為螢幕上的布袋戲角色,互相對打,增加了整個展覽的現代性。雖然很多人會覺得電玩不好,但很多時候電玩或是遊戲可以讓傳統文化更具樂趣也更容易的被傳遞與內化。


 

看完了展覽,我們接著到偶戲館二樓去上加拿大的偶戲藝術家Andrew Yang分享他製作芝麻街偶戲電視劇的經驗。先來插個簡介,國際偶戲節此次是由雲林縣主辦,但由雲林故事人協會協辦,所以風城社大的說故事可成唐麗芳老師也在此活動擔任外籍講師的翻譯與解說角色。

進入課程教室坐定於小巧且簡樸的小椅子後,大家開始盡力地用英文作自我介紹。Andrew示範用手操作布偶的技巧,此堂課的不同處在於,不需要布偶的衣服或情境布景,我們只需要一雙大眼睛道具,透過自己的手勢,就可以變化出發自個人想像力的有趣生物,可能是可愛的動物也有可能是不知來自何處的外星生物。大家利用手勢來學芝麻街布偶講話的樣子,然後請學員們兩兩上台,搭配簡易攝影棚技巧,讓學員們一邊在鏡頭前表演,然後及時地透過螢幕呈現出來,感覺就跟電視台錄影一樣歐!
 
過程中,我發現大家都在遊戲中顯露出童心,原來學習可以這麼開心,即使成員中很多是成人,他們也可以很快地進入遊戲的情境,從簡單的偶戲,展露出個人的個性與真性情,不管你的背景是什麼?你的年紀多大?你是男是女?大家透過都變成快樂的生物,一起隨著音樂起舞,發現遊戲的本質。
 

結束課程後,我們就驅車到台西一處由海燕姐推薦的在地美食小館,去享用晚餐。結束後,我們就地在餐桌上,進行晚上的課程。主要是請大家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並以大字報回餽分享,形式不拘,有創意即可。分享過程中,我對於學員有更深入的瞭解,包含感情非常好的月靜姐與Bill大哥詹翠鈺老師與黃大哥兩對夫妻檔,以及活潑有創意的王櫻樺老師思考非常深刻的文史社惠錦小姐,喜歡美食成痴的海燕姐,還有這次負責整個課程的素惠,在今晚分享會中,透過她深刻的隨課觀察與個人的想法,讓今晚的討論課程有了圓滿的結尾。


從台西回虎尾的回程,我們行駛在78號快速道路上,一路上車輛不多,月亮因濃雲而變得有些迷濛。雖然身體已經有點累了,但是精神上卻是因為一整天課程的收獲,感到非常地充實,並期待明日的課程。

沒有留言: